
西電研究生支教團的四位志愿者張力、胡春馨、付博勛、李佳蔚到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荊姚鎮(zhèn)初級中學參加一年的支教工作,在奉獻青春中歷練了自己,獲得了服務地師生、家長的一致好評。
工作篇
初到荊姚初中,經(jīng)過自我推薦和與校領導的協(xié)商溝通,四人確定了接下來一年中的教學工作安排。張力、胡春馨和付博勛分別承擔了四、六、八年級的班主任工作以及相關科目的教學任務,李佳蔚則承擔了團支部書記的工作任務以及小學部的部分教學工作。
初來乍到,除了心理上的不適應外,教學和班級管理經(jīng)驗的欠缺也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難題。本著對孩子們負責的態(tài)度,大伙下定決心:要多聽課,多請教,多與學生溝通。在不斷的學習和反饋中,四位新來老師的教學、帶班能力得到了提升。在月考、期中、期末考試后,學生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,從而證明了他們的努力是富有成效的,同時也得到了師生們的肯定和家長們的贊許。
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外,李佳蔚、胡春馨和付博勛還分別承擔了鄉(xiāng)鎮(zhèn)少年宮二胡、英語口語、科技社團的教學輔導工作。他們用自己的特長給孩子們帶來別開生面的知識體驗。李佳蔚感慨道“我們來這里,最大的意義就是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知識、更大的世界”。
活動篇
荊姚初中的課外文體活動十分豐富。一學期以來,研支團成員積極參與到了科普大篷車、校園安全講座、鐵路安全進校園、教工趣味運動會、隊列體操比賽、運動會等活動中。
付博勛負責全校計算機課的教學工作,并兼任少年宮科技社團輔導老師。他感慨學生們在計算機和科普知識方面的匱乏,表示自己將盡最大努力在教學中為孩子們傳授更多的計算機知識,開拓視野。在期末少年宮成果展示中,學生們自信地在全校師生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所學所得。他們更是紛紛表示在音樂演奏、英語口語和科技知識上收獲頗豐。
舉辦活動并積極參與其中,四位研支團志愿者積累了豐富工作經(jīng)驗,也得到了成長和鍛煉。
生活篇
剛剛完成本科學業(yè)的四位研支團志愿者們來到鄉(xiāng)鎮(zhèn)學校,要面對的不只是剛入職的工作壓力,還有生活環(huán)境上的不適應。他們來自不同省份,生活習慣差異很大。在生活中,志愿者們相互照顧,努力去克服飲食習慣和生活差異等等,以便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。
荊姚初中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,老師們和學生也有著更親密的關系,志愿者們也會照顧學生們的衣食住行。白天給學生打飯,晚上按時查寢,早晨督促學生起床,日復一日。“除了父母,我們可是與學生關系最親的人?!睆埩@樣說。
生活中的溫暖是從暖心開始的。荊姚初中的領導不時會給研支團志愿者送來水果和特產(chǎn),周圍老師常常帶來對他們教學上的關心,而學生在節(jié)日則會送來的手工制作的小禮物……這一切無不堅定了志愿者們克服一切困難、努力教書育人的信心!
“用一年不長的時間,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”,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承諾,努力讓青年志愿者這面旗幟飄揚在西部,為祖國西部的教育事業(yè)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(文/中國青年網(wǎng)·李彥龍)